国子监街四牌楼历史考(中)
来源:孔庙国子监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3-07-05 作者:常会营 打印 点击:97

                                 三、国子监街四牌楼何时建


  据《钦定四库全书卷六十八·明史》载:“永乐十五年,作西宫于北京。……十八年,建北京,凡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壮丽过之。中朝曰奉天殿,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殿左曰中左门,右曰中右门,丹墀东曰文楼,西曰武楼,南曰奉天门,常朝所御也。左曰东角门,右曰西角门,东庑曰左顺门,西庑曰右顺门。正南曰午门,中三门翼以两观,观各有楼,左曰左掖门,右曰右掖门,午门左稍南曰阙,左门曰神厨,门内为太庙,右稍南曰阙,右门曰社,左门内为太社稷。又正南曰端门,东曰庙街门,即太庙右门也。西曰社街门,即太社稷坛南左门也。”


  又据《钦定四库全书卷四·钦定日下旧闻考》:“(永乐)十八年九月,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十一月,以迁都北京诏天下。十二月,北京郊庙、宫殿成。(《明史·成祖本纪》)原北京营建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髙敞壮丽过之。复于皇城东南建皇太孙宫,东安门外建十五邸,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十八年冬告成。(《明成祖实录》)”


  由此可知,“(永乐)十八年,建北京,凡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壮丽过之”所言主要是指故宫。《钦定四库全书卷四·钦定日下旧闻考》载“原北京营建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结合上述二则材料可知,庙社是指太庙和社稷坛(《春明梦余录》:“太庙在国之左,永乐十八年建庙。京师如洪武九年改建之制,前正殿九间,翼以两庑,后寝殿九间,间一室主,皆南向,几席诸品备如生仪。”)郊祀应是指天坛(《春明梦余录》:“天坛在正阳门外,永乐十八年建。初,遵洪武合祀天地之制,称为天地坛,后既分祀,乃始专称天坛。又京师大祀殿成,规制如南京,行礼如前仪。”又《钦定续文献通考》:“成祖永乐十八年十二月,北京郊坛成。建于正阳门南之左,缭以周垣,周九里三十步,规制礼仪悉如南京”。)


  那么坛场还包括哪些呢?根据《明成祖实录》:“永乐十八年十二月,北京先农坛成。”又据《明一统志》:“钟楼,明永乐十八年建。盖迁都北京、营缮宫阙时也,后亟毁于火。”又“永乐十八年十二月,山川坛成。原山川坛在正阳门南之右,永乐十八年建,缭以垣墙,周回六里。”(《明成祖实录》)又“原法昌寺在县治东北,永乐十八年建。”(《寰宇通志》)又“神乐观在天坛西南,明永乐十八年建,处乐舞生之有事于郊庙者,领以提?知观太常寺。”(《畿辅通志》)又“成祖永乐十八年十二月,北京太岁坛成”。(《钦定续文献通考》)又“永乐十八年,北京朝日坛成。建于东长安门外,春分日致祭。……永乐十八年,北京夕月坛成。建于西阜成门外,秋分日致祭。”(《宣德鼎彝谱》)


  那么坛场里面是否包括孔庙、国子监呢?我们所能查到的史料只有“永乐十八年,礼部言国子监生岁益增,又会试下第举人例送监,今学舍隘不能容,请以监生南人送南京国子监,下第举人发还原学进业,以待后科。自今岁贡生员,请如洪武三十年例,府一年,州二年,县三年贡一人。从之。”(《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酌处监生岁增》)


  据《明实录·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永乐二十年八月辛卯,皇太子令工部脩北京国子监。”由于以上的史料中并未提及孔庙、国子监修缮,所以永乐二十年(1422年)皇太子令工部修北京国子监就显得非常关键了,成贤街四牌楼是否在此时建成,就成为一个关键点。另外,据《钦定国子监志卷十·学志二·建修》:“正统九年春三月,新建太学成。(《明史·英宗前纪》)明正统九年(1444年)二月,新建太学成,是否在此时建成贤街国子监四牌楼,这也是一个关键点。


  永乐年二十年(1422年)八月,太子朱高炽命令工部修北京国子监。这一史料照常理应该非常关键,但所能查到的史料中也止此一条而已,且根本就未提“成贤街”三字,更遑论成贤街四牌楼之树立。而且根据史料推断,相对而言,这应该是应付急用的修修补补,因为该年政事异常繁忙,根本就无暇顾及大修国子监。就在这一年的春三月永乐皇帝开始外出作战:


  丁丑,以亲征告、天地、宗庙、社稷。命皇太子监国,谕之曰:“军国之务,重当明勤,慎以处之,明则能照物,恕则能体物,勤则无怠事,慎则无败事,脩是以率下,庶几其可。”


  戊寅,軷祭于承天门,遣官告旗纛、太岁、风、云、雷、雨等神。车驾发北京,遣官祭居庸山川,晚次榆林。


  辛巳,驻跸鸡山,虏之寇兴和者,闻上亲征,遂夜遁,诸将请急追之,上曰:“虏非有他计能,譬诸狼贪,一得所欲即走,追之徒劳。少俟草青马肥,道开平,踰应昌,出其不意,直抵窟穴破之未晚。”敕前锋都督朱荣等令驻兵雕鹗,俟大军至乃行。仍敕将士严备御。(《明实录》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七)


  永乐二十年(1422年)夏五月甲戌日,永乐皇帝敕告皇太子:“朕今已至闵安,将及开平,去京师渐远,中外庶务悉付尔处决,军机重事则令五府六部商议至当,启汝而行,不必奏来,仍敕文武群臣协辅导。”(《明实录·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九)皇太子朱高炽就是在这样的授意下对国子监进行修葺的。对国子监进行大修大建并修建牌楼在当时的条件下可能性较小,一是永乐皇帝不在京师,朱高炽始终惧怕其父(即便给外出征战父亲送蔬菜水果表孝心,都受到永乐帝斥责,时在该年夏五月庚辰),如此大事自然不敢擅决;二是当时恰遇大灾之年,又要进行战争,财力受到限制。


  永乐二十年夏五月,“广东广州等府飓风、暴雨、潮水泛溢,人溺死者三百六十余口,漂没庐舍千二百余间,坏仓粮二万五千三百余石。事闻,皇太子令户部遣人驰驲抚问”(《明实录》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九),又永乐二十年六月,“是日(注:乙卯),直隶广平、邯郸、成安、肥乡、真定无极、藁城、大名、浚魏、河南襄城县霪雨伤稼。癸酉,皇太子免南北直隶并山东、河南郡县被水灾粮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四十石有奇,马刍三十八万一千三百余束”(《明实录》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


  一方面永乐帝对外征战需要巨额军饷,一方面夏五月广东广州等府飓风、暴雨、潮水泛溢,夏六月直隶广平、邯郸、成安、肥乡、真定无极、藁城、大名、浚魏、河南襄城县霪雨伤稼,南北方受灾严重,人员大量伤亡,房舍成片倒塌,粮食坏烂减产。又要筹集军饷,又要抗洪救灾,又要免粮安民。刚过仅仅两个月,八月,太子朱高炽又命令工部修北京国子监。可知此时国库空虚,财力匮乏,对于北京国子监的修葺不可能是大规模的,此时新建成贤街四牌楼可能性并不大。


  根据常理推论,新建成贤街四牌楼,首先必须有成贤街之实。若无成贤街存在,何谈成贤街之牌楼?根据《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五:


  (洪武十五年五月)上谓礼部尚书刘仲质曰:“国学新成,朕将释菜,令诸儒议礼。……礼毕,学官率诸生先序立成贤街,恭伺驾还。明日,祭酒率学官上表谢。上从之。


  这里是《明实录》中第一次出现成贤街,结合历史,我们知道这里的成贤街是南京的成贤街。考察文献内容,可知此处是明太祖朱元璋为表达对孔子及儒学的推崇,让礼部尚书刘仲质与儒臣定释菜礼之仪式,并视学仪。制定出来后,朱元璋满意,听从了。时在洪武十五(1382年)年五月。又“洪武十四年(1381年)夏四月丙辰朔,诏改建国子学于鸡鸣山下,命国子生兼读刘向《说苑》及律令。”(《明实录·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七)据上所述,所谓国学新成,应该就是指南京鸡鸣山下的国子监。由此可知南京国子监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诏改建,十五年(1382年)建成,成贤街也于此时正式出现。


  另据《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五十二,永乐四年(1406年)三月辛卯朔日,明成祖朱棣效法其父朱元璋,为推崇孔子及儒学,让礼部进献视学仪注,并亲自行释奠礼(其实是释菜礼),并前往太学彝伦堂视学,听祭酒、司业、博士、助教讲经,并发表圣谕赞颂孔子之道。但是,这里所谓的成贤街依然是在南京。因为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宣布定都北京,并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才正式迁都北京,在奉天殿朝贺,大宴群臣。[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北京历史纪年》编写组编《北京历史纪年》,北京出版社,1984年1月,第138页。]


  《明实录》中首次出现北京的成贤街是在明英宗正统年间。根据《明实录·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四:


  正统九年三月辛亥朔,上幸国子监。……学官率诸生迎驾于成贤街左。……毕,学官诸生以次退。先从东西小门出,仍于成贤街列班伺候。


  正统九年(1444年)三月辛亥朔,明英宗驾幸国子监,率文武百官于孔庙大成殿行释奠礼(其实是释菜礼),并前往太学彝伦堂视学,听祭酒、司业讲经。此条材料非常重要,其特殊性在于,上面刚刚提到,明正统九年(1444年)二月,新建太学成(《明史·英宗前纪》)。也就是说,新建太学(国子监)完成刚刚一个月,明英宗便迫不及待地来孔庙国子监行释奠礼(释菜礼),而且前往太学视学听祭酒、司业讲经了。而且此段文字“成贤街”两见,即“学官率诸生迎驾于成贤街左”以及“学官诸生以次退,先从东西小门出,仍于成贤街列班伺候”。而这里的“成贤街”,已经是指永乐迁都北京之后的北京的成贤街了。而通过这一史料,我们可以将北京成贤街的出现时间上推至明正统九年(1444年)。那么,成贤街上是否有四牌楼存在呢?正如上面提到的,洪武十五年(1382年),鉴于大明国子学规模小,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遂改址,在南京鸡鸣山下扩建大明国子监。恰恰在这一年,《明实录》中第一次出现了成贤街,朱元璋也首次临雍视学。明英宗此举与太祖朱元璋可谓如出一辙,新建太学(国子监)完成刚刚一个月,明英宗便迫不及待地来孔庙国子监行释奠礼(释菜礼),而且前往太学临雍视学。如果朱元璋彼时的南京成贤街已经有牌楼,那么明英宗此时的北京成贤街有牌楼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而通过《明实录》中的记载,我们亦知道,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以至清世祖(顺治)等都曾驾幸国子监,率文武百官于孔庙大成殿行释奠礼(其实是释菜礼),并前往太学彝伦堂视学,听祭酒、司业讲经。应该说,这一仪式初创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并由明成祖、明英宗等后代皇帝所效法。而且,这历次视学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有成贤街出现,可知成贤街已经被后代所沿用,直至清代。


  北京孔庙国子监前成贤街名称的出现时间,目前只能追溯到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而成贤街四牌楼此时很可能树立。我们可以借助相关材料进一步考证。根据《彭惠安集》:“臣忝备藩司,职在牧民。……伏惟国家升平百十余年,生齿之繁、田野之辟、商旅之通,可谓盛矣!然而官府仓库少有储蓄,人民衣食艰以自给,比之国初无经营征战之事,无创作营造之大富强,反有不及,何哉?以害财之多也。……初牌坊少树,今街衢充斥矣。”(《钦定四库全书》)


  明代彭韶(1430-1495年),字凤仪,谥惠安,福建莆田人。明英宗天顺元年(1475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员外郎、郎中、四川按察副使、按察使、广东布政使。明清时布政使别称藩司,主管一省民政与财务的官员。由文中可知,当时彭惠安应该是任广东布政使之职。而观其文意我们可知,在明朝开国之初,牌坊应该是非常之少的,而到了他生活的年代(1430-1495年),牌坊已经是遍布坊巷街衢了。北京孔庙国子监前成贤街的出现时间,目前我们追溯到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正处于彭惠安生活的时代,这也为成贤街四牌楼的树立提供了旁证。


  此外,正统元年(1436年)十月,明英宗诏令太监阮安,都督同知、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领军夫数万人,修筑京师九门城楼,至正统四年(1439年)竣工。落成之日,奉英宗谕旨,将京城九门中的五座城门更用新名,即将南城垣的丽正门、文明门、顺承门分别改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东城垣的齐化门改为朝阳门;西城垣的平则门改为阜成门,其余东直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四门仍旧。另参考阎崇年先生新著《大故宫》:“正统年间,九门之外,各立牌楼;内城九门楼建成之后,崇楼峻阁,固若金汤,崔巍宏丽,焕然一新。”[阎崇年:《大故宫》,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第30页]由此可知,正统年间,北京九门之外才各立牌楼,也即永乐、洪熙和宣德年间,九门之外尚未立牌楼。九门作为北京内城重要门户,正统年间才在其外各立牌楼,可知其他地方牌楼是很少有树立的。这与上面一则材料是相吻合的,也说明了正统年间牌楼才得以广泛树立。


  另据《钦定国子监志卷十·学志二·建修》:“正统九年春三月,新建太学成。(《明史·英宗前纪》)谨案:先是,太学因元之陋。正统元年,李賢上言:‘国朝建都北京,佛寺时复修建,太学日就废弛,何以示法天下?请以佛寺之费,修举太学。’从之,至是落成。有‘御制重建太学碑文’。”[【清】文庆李宗昉纂修郭亚南等点校《钦定国子监志》(上册),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第165页]


  明英宗视学应在正统九年三月。而通过《钦定国子监志》和《日下旧闻考》所载,这里有一句很关键的信息“先是,太学因元之陋(旧)”。也就是说,在明英宗新建太学之前,太学是因循着元代之陋(旧)的。所以正统元年(1436年),李賢上言说,国家建都北京,佛寺时时修建,太学日渐废弛,如何能示法于天下。所以请求以修佛寺的费用,用来修建太学。明英宗听从了。由此来看,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的新建太学,其修建规模和程度明显要超过永乐二十年(1422年)皇太子令工部脩北京国子监。不然,李賢也不会在正统元年(1436年),仅仅十四年之后,上书明英宗要求修举太学了。根据《钦定国子监志·建修》所载:“正统八年,修国子监先师庙。(谨案:孙承泽《学典》:‘正统元年,李賢请以佛寺之费修举太学,从之。’《明史·英宗纪》:‘正统九年,新建太学成。释奠于孔子。’盖是役创议于元年,下诏于八年,工成于九年也。)”[【清】文庆李宗昉纂修郭亚南等点校《钦定国子监志》(上册),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第55页]可知,正统八年(1443年),明英宗正式下诏修建国子监先师庙。


  还有一条新发现的重要信息资料,同样来自《钦定国子监志》。在《钦定国子监志卷六十四·金石志十二·诸刻》中,记载了明代的《文庙国子监图碑》:


  上为图,下为记。记二十五行,剥蚀难辨。首行题《文庙国子监创建志》。志中先记殿宇内、外,次御碑,(即明英宗御制新建太学碑。)次圣像,次彝伦堂,(以下字缺,疑即东西讲堂)及绳愆、博士二厅,率性、修道各堂,鼓房、钟房、斋房、典簿厅、(碑载典簿厅十五间。《春明梦余录》云三件,盖据《明太学志》嘉靖十年改建之后而言)典籍厅、(碑载三十九间。《春明梦余录》云五间)会馔堂、共廨房、厨井、仓库各房,无不备载。又记东、西牌楼四座,旧碑十通,号房二十二号五百二十一间。后记器用。正统十二年十一月立石,在太学门右,南向。[【清】文庆李宗昉纂修郭亚南等点校《钦定国子监志》(下册),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第1140页。]


  由“又记东、西牌楼四座”可知,在立《文庙国子监图碑》时,已经有东、西牌楼四座,应便是成贤街国子监四牌楼。而参考后面“正统十二年十一月立石”,可知正统十二年(1447年)国子监街四牌楼已经树立起来。


  综合种种资料和有价值信息,笔者推测成贤街四牌楼的修建于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的可能性最大。而且,这一修建很可能与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的新建太学密切相关。如果从正统元年(1436年)李賢上言开始,到正统八年(1443年)明英宗下诏修建国子监先师庙,到正统九年(1444年)的新建太学成,通过一年的大规模修缮,重修后的太学为之焕然一新。根据《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四《御制重建太学碑》,“北京故有学在宫城之艮隅,庳隘弗称,乃正统八年秋,命有司撤而新之,左庙右学,高广靓深,所以奉明灵居,来学凡百,所需靡不悉备材出素具,役不及民。明年春成”可知,正统八年(1443年)秋,明英宗下诏修建国子监先师庙,到正统九年(1444年)春天,新建太学成。不过一个月,明英宗便如太祖朱元璋一样前往临雍视学,而此时史料上第一次出现成贤街。明英宗年间,九门之外,各立牌楼,北京的牌楼得以广泛树立。成贤街四牌楼很可能便是在此背景下,借英宗新建太学之时得以树立。而后,在正统十二年(1447年)十一月,明英宗又立《文庙国子监图碑》,树立在国子监太学门右。(责任编辑:墨翰)

首页数字展览预约购票学术研究文化教育藏品展示参观指南国学文化节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京ICP备09003230号

设计制作:孔子文化传播中心